![]() |
編號: I-11 運動與肌肉適能 GPN: 01630489019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健康之肌肉適能是維持個人良好生活品質的重要基礎。由於國內近年來醫療品質的提升及公共衛生的改善,使得國人傳染性疾病的罹患率大幅下降,以及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但繼之而起的問題是慢性疾病的罹患率增加,以及國人忽視運動而造成的體力下降。 |
Category Archives: 第一期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10 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流行病學與生理機轉
![]() |
編號: I-10 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流行病學與生理機轉 GPN: 01630489017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本文旨在闡述運動對疾病預防與運動介入對提升體適能及健康的關係。早在1950年代,英國學者Morris首以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探討工作時的身體活動量與心血管疾病罹患率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公車車掌因必須在雙層車廂上下收集車票,而獲得比大部分時間坐著的司機更多的身體適應能力,而且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意外也較少;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在閒暇時間具有運動習慣的文職人員身上獲得驗證。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9 運動與心血管功能
![]() |
編號: I-09 運動與心血管功能 GPN: 01630489018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近年來我國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口比率有逐年上生的趨勢,在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可改變因素中,運動不足乃是最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研究證實身體活動不足、身體熱能消耗量較少,與體適能較差者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甚至有較高的致死率。心血管系統的主要功能在於輸送氧氣和養分到全身的細胞和組織,以及排除代謝產生的廢物與二氧化碳,並且運送身體各部位間的調節物質。運動訓練能增強心臟的機能,運動訓練後心跳率下降,表示心臟機能更強,能以較少的心跳數擠送血液到全身以供使用。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8 檳榔嚼塊的化學致癌性暨其防制:現況與未來
![]() |
編號: I-08 檳榔嚼塊的化學致癌性暨其防制:現況與未來 GPN: 01630489016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由於國人嚼食檳榔人口已達200萬人,而口腔食道部位之腫瘤,也躍升為台灣地區男性最易罹患腫瘤排名的第五位,同時也是死亡率排名的第七位,因此,對檳榔嚼塊的致癌機轉應有更多的瞭解。目前已知,檳榔嚼塊中的可能致癌因子包括:(1)檳榔子中的生物鹼,(2)檳榔子生物鹼的硝化衍生物,(3)檳榔子中多酚類成分自動氧化所釋出的活性氧,(4)紅灰成分對口腔黏膜組織的刺激作用,以及(5)荖花或荖葉中的黃樟素及hydroxychavicol等。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7 嚼檳榔與口腔癌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變和表現
![]() |
編號: I-07 嚼檳榔與口腔癌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變和表現 GPN: 01630489015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口腔癌的發生與嚼檳榔有密切關係。最近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發現,癌症是由於細胞基因發生改變所造成的,其過程是經過多重步驟的,亦即累積多個基因損傷所致,這些基因損傷往往發生於癌基因或是抑癌基因。而隨著暴露因子的不同,所造成的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改變也不同。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6 檳榔嚼塊與口腔癌流行病學研究
![]() |
編號: I-06 檳榔嚼塊與口腔癌流行病學研究 GPN: 01630489014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嚼食檳榔對整個台灣地區的社會、環境以及國民健康,都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因此各方專家學者紛紛研擬對策,以期解決此問題。本文主要是以文獻探討的方式,將近年來台灣及世界各國所有有關檳榔與口腔癌之研究成果,加以分類整理,希望藉由吸收各國的經驗,能對未來檳榔研究有所助益。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5 吸菸之流行病學研究
![]() |
編號: I-05 吸菸之流行病學研究 GPN: 01630489013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本文之撰寫係回顧中外文獻,探討吸菸盛行的相關問題,包括:菸品的種類與使用方法、台灣地區及中國大陸使用菸品的歷史變遷、台灣地區及世界各國的吸菸盛行率、影響吸菸盛行率的社會人口學因素等。對廣告媒體及促銷活動對香菸消費的影響以及反菸廣告及教育宣導活動對吸菸盛行率的影響等也深入地探討,最後並針對吸菸預防與教育介入應考慮對象提出個人看法,對其他有關重要事項亦提出建議。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4 吸菸與心臟血管疾病的關係:可能之病理生理機轉
![]() |
編號: I-04 吸菸與心臟血管疾病的關係:可能之病理生理機轉 GPN: 01630489012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吸菸是造成全球成年人提早死亡最主要的單一原因,每年有超過250萬人因菸害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更將吸菸所引起的疾病稱為「可以預防的最嚴重生理疾患」,可見菸害及禁菸已成為公共衛生的重要課題。心血管系統疾病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及周邊血管疾病,是吸菸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其因果關係及機轉卻不若菸導致肺疾般明白。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3 吸菸之行為研究
![]() |
編號: I-03 吸菸之行為研究 GPN: 016304890117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吸菸對健康所造成負面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是全世界目前吸菸人口卻仍非常的高,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在1990年代早期,全世界總計有11億的吸菸人口,其中中國大陸即佔了1/3;中國人之菸品消耗量亦從1970年的每位成年人每年消耗700支激增到1992年每人每年2,000支。吸菸是一種相當複雜的行為,因此吸菸行為的研究也需從生理及心理社會的層面來加以分析。本文獻將其歸類為二方面探討,一是心理因素(包括人格特性、任之因素、情意因素與行為因素),二是環境因素(包括家庭、學校或職場與社會因素);從這些研究中都可以瞭解到影響個人吸菸行為是應往多層面去分析的。 |
第一期文獻回顧研析計畫
I-02 兒童之肥胖問題與對策
![]() |
編號: I-02 兒童之肥胖問題與對策 GPN: 016304890078 出版年月: 2000-07 單冊 / 定價 NT$ 95 |
近一、二十年來,肥胖在已開發國家增加很多,台灣地區也不例外。在美國,1/4的兒童是體重過重的。台灣地區因缺乏兒童肥胖的界定標準,以往國內肥胖盛行率的統計大多以該次調查超重20%當作肥胖標準,以至於無法互相比較。兒童肥胖造成兒童時期的健康問題,如高血壓、高血膽固醇,以後慢慢發展為心臟病及糖尿病等。此外,也容易導致膽結石、脂肪變性肝炎、肺功能不好、睡覺時呼吸止息;也有因外型遭受譏笑和失去信心等心理問題。 |